(相关资料图)
图、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广州气温多次突破历史最高温,绿道养护的强化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希望在这炎热酷暑之下,为市民出行打了一把“天然遮阳伞”,撑起夏日里珍贵的清凉。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省建成碧道26000公里,绿道、古驿道建设长度达到26800公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
在广州,滨江路的林荫大道下树影婆娑,阳光透过树间缝隙洒下柔和的光斑,投射在行人与车辆上的荫蔽驱赶了夏日的闷热。
环市路上种植着枝繁叶茂的大叶榕,随风摇动发出的簌簌声宛如清脆的铃音,拂去天气闷热带来的烦躁,带来绿意清凉。
沿江路遍植小叶榕,茂密的树冠在道路上方相触,形成美丽的穹庐形,行人与车辆穿行其中仿佛进入了“绿色隧道”。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城市绿地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绿化环境,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州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组织专业队伍,有序展开对滨江路、环市路、沿江路等多条城市主道路的绿化养护工作。
在碧道绿化树病虫害防治方面,该企业通过运用病虫害监测、科学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的综合防治技术,在有效控制住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喷药期间,加以设置临时提示牌,告知游客发生区域,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并在防治作业完成后,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记录,留作日后研究资料。
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正逐渐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出,未来,广东也将城镇开发边界内郊野生态公园、城市公园、主要河涌水系沿岸的滨水绿地以及重要功能区内的结构性绿地划为城市绿线并纳入强制性内容,高水平、高品质建设城乡绿美生态环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杭莹校对 | 赵丹丹
关键词: